本文原创,禁止抄袭,违者必究!
(相关资料图)
芯片乃是人类工业文明的结晶,我们的汽车、手机、电脑、电视、空调、冰箱,乃至于遥控器,都离不开芯片,甚至于可以这么说,如果没有芯片,就没有我们如今的智能新生活。
由此,我们也可以想象,全人类对于芯片的需求到底有多么大。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除去空气和水之外,人类消耗量最大的自然资源就是沙子。
而我们都知道的是,芯片不是凭空就能出现的,它的主要原材料是二氧化硅,也就是说需要通过大量的沙子提炼。
但是关于沙子的储量,目前全球的状况却不容乐观,全球缺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。尤其是近些年,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,相比于2-30年前,沙子的价格已经翻了不知多少倍,从2块钱一吨已经涨到100块钱一吨。
此外,根据彭博社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,芯片原材料硅已经出现大面积减产,其价格也是水涨船高,相比于两个月前,硅材料的市场价已经翻了3倍。
那么这是不是说明中国半导体如果想要发展,处境会更为艰难了呢?
中国“人工制砂”技术领先
据悉,每年全球的沙子产量大约是500亿吨,我国每年的消耗大约是200亿吨,并且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上升,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沙子的消耗都在急速上升,目前不少东南亚国家已经严令禁止沙子出口。
此外,地球上的沙子主要分为三大类,河沙、山沙以及海沙,但是基本上只有河沙才能进行工业应用,所以这就造成了沙子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。
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,缺沙子怎么办?那就制砂!
人工制砂的原理也很简单,就是通过机器,把高品质岩石,比如山上的岩石、河道里的鹅卵石等破碎加工而成,主要分为干法治沙,湿法制砂。
而近些年,我国人工治沙技术高速发展,不仅技术普及度高,产量也是十分可观,包括三峡大坝工程就使用了不少机制砂。
所以总的来说,在制沙方面,中国的技术可以说是全球领先,并且产量极大,基本上不用担心缺沙的问题。
芯片原材料硅减产是机会?
说完沙子,我们再说回芯片。为什么说硅材料减产是机会呢?
首先我们要知道,芯片制造需要用到的硅材料,其原料虽然是沙子,却不是普通的沙子,只有经过高度提纯后的单晶硅才能用于芯片制造。而在工艺生产中,提纯硅技术并不难,这也就是说,制约硅材料产量的主要因素不是技术,而是原材料沙子的储量;
其次,虽然沙子富含大量二氧化硅,但是提取二氧化硅并不是只能通过沙子,也可以使用其他富含二氧化硅的矿石。而在这方面,我国的矿藏储量十分丰富,也不用担心产量不足;
最后,我国在其他新型材料芯片领域的研发也有不少进步,比如碳基芯片,光量子芯片等等。
所以,在如今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,芯片原材料硅减产,其实对于我国的影响力有限,不仅不会对我国芯片产业造成冲击,甚至于还可能是国产芯片加速度赶超的大好机会。
大家对此怎么看呢?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大众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